19994月,因工作需要,陈羿成调回了德庆。那年正好是同学郭沛光从德庆县成人中专调到县教育局任局长。一次郭局长出差肇庆,来了那聊天。郭局长说:现在德庆人才紧缺,正是用人之际,你愿意回德庆来工作吗?去年本来要调到市成人中专的,如果调到了市成人中专当校长,是打算调你来当办公室主任的。”羿成说:难得同学你这么看重考虑一下。其实那时有点纠结,人人都巴不得从县里调到市里,而现在是从市里调回县里,而且本来已经是从教育线跳了出来,现在又重新跑回教育线,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又想,现在技校生源越来越少,招生越来越难,而技校是企业性质,没有生源就意味着没有效益。市劳动局也搞不到指标,调不进去。这边是能拿到财政指标,同学又说要用自己。好吧,那就调回德庆吧。就这样,把关系转回了德庆。那时调动是要县领导同意的。拿着调动申请书去找时任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长的徐敏坚签批时,一见面,徐部长站了起来,满心欢喜地笑着说:嗯,陈老师,很熟口面,们似曾相识,人才呀,欢迎欢迎!立刻就签批了,并分付到教育局报到便是。然后被安排到成人中专办公室,那时原来的办公室主任要调走,下乡搞了一个月的招生宣传工作之后便回来接替了办公室的工作。那年的8月份下了一个文件,被任命为成人中专办公室副主任,那时候没有办公室主任,虽然是副,其实是管办公室的全部工作的。成人中专办公室的工作其实并不多,安排好就可以了。那时正值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紧张时期,被徐部长指定抽到宣传部做资料员。三个代表的学习贯彻是时段性的,搞了一个月,活动结束就可回学校了。

      成人中专培养的学生其实层次是比较低的,一方面生源是考不上高中或者就算读了高中也没希望考大学的,另一方面是实习设备不足,操作训练少,技术方面比不上技校生,因此毕业后的工作是一个问题。学校为拓展就业渠道,也考虑到对肇庆比较熟悉,就派驻肇庆一段时间,跑跑肇庆和珠三角一带的用人单位,收集用人信息,以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就业打好基础。回到学校后不久,县委组织部又抽调基层办工作。基层办属县组织部直接管辖,但不属常设机构,人员都是从各单位抽来的。那段时间基本上是上午在学校处理事情,下午到基层办上班,又或者今天在学校,明天去基层办。好在学校办公室工作不是很多,自己安排处理好就行了。在基层办主要是负责信息收集、编写和上报,编辑简报,每隔半个月出版一期。工作是辛苦点,但是领导看重的工作虽苦亦乐。

      人生的路就这样走着,在的工作轨迹中觉得有点滑稽,从进修学校出来,到劳动局,到技校、到成人中专,兜兜转转,真没想到,十几年过后又回到了教师进修学校!而且每一次都是从普通职员做起,做到中层主任(股级)就完事了。

      他在成人中专(成人中专包含有职业高中,后来改为职业教育中心)工作这几年(19993月到20048月),短短的5年半时间就更秩了几任校长。刚到成人中专的时候,校长是梁伟清。到了20018月,教师进修学校和电大统一并来了成人中专,成立了德庆县职业教育中心,中心下设:德庆县广播电视大学、德庆县教师进修学校、德庆县成人中专、德庆县职业高级中学。一套班子,多个职能,统一管理。校长是原来的教育局办公室主任董植森担任,副校长是原来的成人中专的一个副校长和进修学校的一个副校长不变。原来的成人中专校长和进修学校校长调离了职教中心去了别的单位任职。由于合并前原来的主任、副主任太多,也不好随便调离或免职,学校用了一个办法就是竞争上纲。因此,中层干部引入竞争机制,竞争上纲。由宣传部、教育局、学校组成考核评选小组,采取自愿报名、公开演说、考评打分,领导把关的方式,择优出了8人任用了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总务处的正副主任。被任命为办公室主任,负责办公室全面工作,原来在进修校合并过来的廖许焕任办公室副主任,主要负责文字工作,同时协助处理办公室的日常事务。因为那时候仍然要兼着县委基层办工作,不在职教中心的时候,就要廖许焕处理办公室的所有业务。董校长是一个很开明、很能干的人,同时董校长也是一个很努力、很用功的人任劳任怨,以身作则。早上董校长几乎是最早来到学校的。羿成回学校都是比较早的了,因为要早点回来处理一下学样的事情然后再过基层办,两边跑的。而几乎每次回到学校,都看到董校长已经在办公大楼前面那里站着的了。下午下班也是,他经常很晚才离开学校的。事务多迟点走是经常的事也不算什么,他也是经常过了5点半还在办公室处理事情的。们经常都会互相提醒下班。下班经过董校长的办公室看到办公室门还开着就会进去叫一声:董校长走吧,该下班了。如果没叫,董校长走时也会走过办公室叫一声:走啦走啦,不要累坏身体!几个学校合并后事多了好多。有时候事情确实太多但又必须处理完的时候,董校长会叫一起去外吃个快餐然后再回来加班干活,因为经常晚了下班会连学校饭堂都是关门的了。那一年,中专的招生增多了,们添置了一些实习设备,学校扩大了很多,搞了一个大的足球运动场,也兴建了一幢学生宿舍大楼。业余大专班也开设了多个专业扩大了招生面,并开始了中专生中兼修大专的试点。教育事业晶晶日上,干得很开心,跟董校长合作得很愉快。热爱教育事业,想在有生之年为德庆教育做一点事情,为德庆的德育作一点贡献。憧憬着美好的未来。那年,被评秀共产党员,对教育事业的孜孜不倦,《人民日报》主办的《时代潮》杂志记者专访了,还把的事迹以《情系桃李》为题刊登在《鲜红的党旗》文集中。那是人生走到最为辉煌的时期。

      董校长在职教中心只做了一年,组织上就把他调走了,调来了原在香中学当副校长的莫柏熙来当职教中心校长。莫校长也只是在职教中心当了一年又被免了,然后又从斌山中学调来的聂创标当职教中心的校长。一校之长,换得如此之频繁,试问又怎样能搞得好呢?那时候传出一句流言,就是:职教中心的领导是临时工!怎么会这样?这可能是权力斗争出现的怪象,太没意思了!开始怀疑,德庆的官场是不是有问题?怎么会把教育当儿戏?一心一意回德庆教育线,想在德庆教育上创一翻事业,却让看到的是如此的糟糕!